霍金,科学家,社会主义同情者
尼尔·瑞安(Neal Ó Riain) 著
吕杨鹏 译

霍金不仅试着理解宇宙,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1963年的一天,21岁的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2018)在和母亲一起滑冰时不慎摔倒,发现自己竟没法再站起来。他去看了医生,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医生还说他最多只能再活两年。
随着控制肌肉的神经机能的丧失,霍金陷入了深度的抑郁,甚至一度想要彻底放弃他的研究工作。可没过一年,霍金就在1964年6月的一次演讲中,对杰出的约克郡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Fred Hoyle)的观点提出了挑战,其中所展露的才华令世人折服。
将预期中的死亡推迟了整整半个世纪,霍金把医生的诊断看作笑话,并成为了古往今来最具标志性的科学家。他的研究,大大加深了我们对于黑洞的认识,拓展了爱因斯坦的时空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宇宙学的新理论。然而,霍金的一生不仅限于探索宇宙,更致力于增进大众对科学的参与,为政治改革鼓与呼。
科学生涯
霍金1942年在牛津出生,伦敦大轰炸(Blitz)使得他的家人离开伦敦,来此避难。霍金的父母,弗兰克(Frank)和伊莎贝尔(Isobel),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两人在牛津大学相识,弗兰克正攻读医学,伊索贝尔则学习政治、哲学和经济。霍金幼年时就智力超群,尤其是表现出一种科学上的兴趣。同他的父母一样,霍金就读于牛津大学,学习自然科学。1960年代初自牛津毕业后,他决定专攻宇宙学,成为剑桥大学的一名博士生,师从丹尼斯·夏玛(Dennis Sciama)。正是在读博期间,霍金被诊断为肌萎缩侧索硬化(ALS)。两年之后,霍金发表了他在宇宙学上的第一个重要成果。
自1965年开始,霍金与彭罗斯(Roger Penrose)展开合作。彭罗斯之前已证明了有关黑洞(black holes)的所谓“奇点定理”(singularity theorems)。黑洞是自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方程中衍生出来的病理性对象,不能为方程所真正解释。物质在黑洞中积累,被自身的引力所压缩,坍缩为一处具有无限密度的区域。在这个区域内,由于极大的引力吸引,连光都无法逃脱,正是这一点使爱因斯坦的方程不再成立,彭罗斯的“奇点定理”也因此而得名。霍金的洞见,不是发现了奇点,而是从当下出发,回溯宇宙的过去。从一个具有与我们相同物质构成的宇宙出发,霍金证明了这个宇宙的物质、空间和时间,必然在过去的某一点上归为一个奇点。过去的这一点被称为大爆炸,宇宙诞生的那一刻自此被定义。
1970年代,霍金转向量子力学,同之前所做的黑洞研究相比,一个在宏观的尺度上研究物质,另一个则是极微观的。虽然他的声望不断增长,霍金的身心却变得更为脆弱,此时他的结发妻子简(Jane)给了他关键的支持。他没办法自己翻书,连纸笔都用不了,却进行着最为复杂的思考。在这一时期,霍金完成了自己最重要的工作,发表了自称是值得刻在墓碑上的公式。该公式将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这两个现代物理学中不相干的领域,联系了起来。一位研究者打趣说“从没有一篇论文害得理论物理学家们这么多夜晚睡不着觉。”他所建立的方程预言黑洞并不是纯黑的,而是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人们曾经认为,黑洞就是把所有光和物质都吸进去,并将其摧毁。霍金则提出黑洞本身就会辐射能量,缓慢地蒸发、消亡。这个观点革命性地改造了我们对黑洞这一神秘现象的认知,直到今天仍然是活跃的研究领域。
1985年,霍金感染了肺炎,气管切开术使他自此依赖一台语音合成器讲话。在康复期间,他完成了《时间简史》(A Brief History of Time)一书,获得了惊人的成功,令霍金成为国际上的超级科学明星。霍金身陷轮椅、完全通过电脑交流的形象,成了标志性的大众想象。因此,他也登上了那个往往由高深莫测的数学物理学家占据的、“世上最聪明的人”(Smartest Man Alive)的宝座。
霍金的研究解决了一系列关于宇宙的最深奥的问题。数千年来困扰人类的一些问题及与其相关的种种理论:宇宙从哪里来?宇宙是什么样的?宇宙又往哪里去?即便是现代人听来,也会觉得这都是一些形而上学的问题,更像是禅宗公案,而不是科学研究。“宇宙”一词本身就充满玄妙的味道,远不只是一个单纯的技术概念。宇宙是那样地无垠,显得深不可测。晴朗的夜空中,繁星点点,这一切难道还能讲出个道理来吗?我们有可能用一种有效的方法去思考它,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吗?更别说还要试着给出解答了。
从人类将望远镜对准太空开始,这种努力就没有停止过。哥白尼和伽利略是其中的先驱。地球不再是舞台的中心,太阳取代了它。之后的三个世纪中,观测的能力不断增长,太阳系被置于银河系的大背景中。二十世纪伊始,我们现在通常理解中的宇宙概念开始成形,数百万个星系,每个星系包含数百万个恒星。也正是在此时,并非巧合地,爱因斯坦发明了用于在大尺度上研究宇宙的数学工具。他在1915年发表的广义相对论,不再将空间和时间看作独立的实体,它们被结合为同一种时空连续体,宇宙中的物质与其相反应,产生了重力效应。这一理论框架在1919年被实验观测戏剧性地证明,并在过去的一个世纪被证实准确描述了我们所生活的宇宙。有这样的理论工具,解答那些宏大问题不再遥不可及。宇宙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是平直的还是弯曲的?是足球形还是马鞍形?宇宙有起点吗?宇宙在遥远的未来又会变成什么样子?二十世纪科学的一个重要成就,就是令这些问题变得具体且可以量化。在二十世纪下半叶,霍金对解答这些问题所作出的贡献,少有人能与之比肩。
政治信仰
霍金凭借着他的声望,和他虽有妨碍却依然卓越的沟通才能,获得了一个独特的表达平台。在他的一生中,他通过这一平台进行科学普及,但也从来没有回避过政治问题。霍金具有一种承继自母亲的政治热情,自称为“思想自由的激进者”(free-thinking radical)。
他最为关注的话题是英国的全国医疗服务体系(National Health Service,NHS)。基于自身的情况,霍金对医疗问题很是敏感,认为普遍的医疗权利是一种道德要求。他与那些蛀蚀全国医疗服务体系、试图将其私有化的商业资本进行了持久的斗争,公开抨击保守党政府治下的收缩医疗经费。在他晚年,霍金还加入了一场由医生发起的行动,起诉主导了激进私有化计划的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Jeremy Hunt),并将他拖入一场关于全国医疗服务体系经费短缺和是否转向美国保险模式的公共辩论。“没有全国医疗服务体系,就没有今天的我”,霍金在2009年对英国《卫报》说,“我获得了大量高水平的治疗,假如没有这些治疗我根本就不可能存活。”
霍金自年轻时就是社会主义的同情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幼年随母亲参加了奥尔德马斯顿(Aldermaston)反核武器游行。他倾向于工党,是工党多年来的公开支持者。在杰里米·科尔宾(Jeremy Corbyn)刚刚成为工党领袖的时候,霍金曾怀疑过他是否胜任——认为科尔宾“秉性纯良”,只担心他被其它人视为“极左分子”——尽管如此,霍金在2017年大选中仍然倾力支持工党。
他与科尔宾之间的差别,反映在霍金认为英国政府急需变革,并对脱欧背景下英国削减科研经费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严厉警告。不过,除却这些,霍金和科尔宾之间仍有很多共同立场。霍金是最早公开批评伊拉克战争的人之一,在2004年参加了伦敦特拉法加广场的抗议活动,诵读战争死难者的姓名,谴责战争完全是“建立在谎言之上的”。2007年,他加入了另一场抗议活动,要求时任首相的托尼·布莱尔(Tony Blair)撤销英国的三位一体核武计划(Trident nuclear weapons scheme),评论说“核战争仍然是人类存续的最大威胁。”
霍金晚年尤为关注资本主义下的技术进步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在2015年社群新闻网站Reddit.com上的一次自由问答活动中,霍金对自动化生产所做的评论广为流传:
如果机器能够生产我们需要的一切,结果将取决于财富是如何分配的。如果机器生产的财富得以共享,每个人都能享受衣食无忧的生活;如果机器产生的财富无法共享,技术将扩大贫富差距。而到目前为止,这一趋势似乎是朝着后者前进:科技加速了不平等。
霍金也在全球性的政治议题上发表自己的主张。2013年,他加入了学术界对以色列的杯葛,拒绝了在以色列总统希蒙·佩雷斯(Shimon Peres)主持的会议上发表演说的邀请,这一事件甚至登上了新闻头条。“从没有一位这样身份的科学家会抵制以色列”,以色列外交部当时如此评论道。著名的BDS(Boycott, Divestment, Sanctions,“抵制、撤资、制裁”运动)活动家阿里·阿伯尼马(Ali Abunimah)坦承,“过些年回头来看,霍金支持BDS的决定恐怕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此外,霍金多年来一直在争取更多的残障权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次名为“从排斥到赋权”(From Exclusion to Empowerment)的大会上,霍金提到他多年来所享受的“特殊技术支持”使他有义务为那些仍旧缺乏这些支持的人发声:
患上肌萎缩侧索硬化症于我来说当然是一件不幸的事,但能获得这些帮助却是我的幸运。希望能利用我的知名度让更多的人关注残疾人和沟通障碍的问题。最近我的交流系统坏了整整三天,与其相伴的无力感吓坏了我。我要为那些终生与这种无力感相伴的人发声。我希望我所试用并帮助开发的那些新技术能够方便廉价地为所有需要它们的人所获得。让我们确保这些技术开放给那些需要的人,以免任何人在沉默中度过一生。
遗产
上世纪中叶,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毫无疑问是爱因斯坦,回顾一下他是如何利用自己的地位将进步主义政治推向前进的,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爱因斯坦1949年发表的论文《为什么要社会主义?》[①]将他的政治信仰明白地表达出来。爱因斯坦用了大量时间推动废除核武器并倡导绝对和平,他将核武时代的战争视为不可想象的灾难。同爱因斯坦一样,霍金也经常发表自己关于人类存在的看法,参与反战活动,频频发出有关气候变化威胁的急切呼吁。他认识到财富和权力高度集中的巨大危险,尤其是技术的发展使这一问题愈演愈烈。以“世界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的名义,霍金的这些言论无疑是很有分量的。
然而,一个伟大的科学家并不必然具有出色的政治判断力。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二十年间最具政治影响力的科学家中,不少是新无神论运动(New Atheist)的成员:理查德·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劳伦斯·克劳斯(Lawrence Krauss),及其它许多人。霍金也是一名公开的无神论者,虽然他没有直接参与到这一运动中去,但人们都知道,他经常发表类似的科学主义傲慢言论,尤其是在他声称“哲学已死”,哲学已被科学取代的时候。此类言论多少向我们透露了霍金狭隘封闭的观念。对此,他的朋友,皇家天文学家马丁·芮斯(Martin Rees)作了最为宽厚的评价:“霍金很少阅读哲学,对神学的了解就更少了,因此我不认为他在这些话题上的观点值得重视。”然而,霍金发表的任何言论都会受到巨大的关注,即便是在他并不具有专业知识的领域。
终其一生,霍金完成了最为艰苦卓绝的研究工作。自二十一岁起,他就必须以常人无法想象的勇气和决心克服身体的病痛。他研究高深的数学,发展出关于宇宙起源、黑洞本质、虚时(imaginary time)的复杂理论。这些研究成果刷新了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在私人生活方面,大家公认他是一位睿智、谦逊、宽容的人——同样也是急躁的、傲慢的人,有缺点的父亲和丈夫。霍金以其人格魅力俘获了大众的想象,很少有科学家获得像他一样多的关注。霍金是一位独特且杰出的科学家,但是,只提及这一点却是在破坏对他的纪念。除了他的名声和畅销书之外,霍金从来没有丧失对现实和政治的关注。他秉持着一种清晰的道德原则,频繁地发声,以自己的地位有力地推动政治变革。霍金不仅试着理解宇宙,也想要改变这个世界。
2018年3月19日
作者瑞安(Neal Ó Riain)是英国天体物理学家和数据科学家,现居伦敦。
原载美国《雅各宾》网上杂志。原文题为:史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 ,1942—2018)。
原文连结:https://jacobinmag.com/2018/03/stephen-hawking-obituary-als-nhs-bds
[①]译按:见https://www.marxists.org/chinese/reference-books/mia-chinese-einstein-194905.htm
28条评论
Endalia
buy lasix Trastuzumab induced cardiac dysfunction might be a particular concern in older patients
Wimfiz
lasix without a rx
Ashfiz
where can i get orlistat
Ugofiz
cost of xenical in united states
Ugofiz
flomax canada
Boofiz
tretinoin 0.018
Ugofiz
furosemide 100 mg
Boofiz
arimidex generic cost
Wimfiz
where to buy xenical in singapore
Ashfiz
flomax 5 mg
Boofiz
colchicine 0.6 mg cost
Michaelannef
anafranil online
Wimfiz
tretinoin
CharlesThode
seroquel sleep apnea
Ashfiz
can i buy furosemide without a prescription
Ashfiz
xenical pills
Ugofiz
tretinoin cream medication
Wimfiz
0.01 retin a
Ugofiz
drugstore retin a
Ashfiz
strattera 60 mg capsule
TommyMus
bupropion canada
Boofiz
retin a gel uk buy
Ashfiz
lasix 40 price
Jimfiz
lyrica 100 mg pill
Wimfiz
orlistat 120 mg cost
Boofiz
buy flomax online
Ugofiz
arimidex canada pharmacy
Boofiz
orlistat an over-the-counter weight loss drug